
-
产品简介
晚清民国大报库参数
产品分类:近代文献类/综合性/精选型
收录范围:1872-1949,大型报纸
收书数量:20种报纸(约200,000个期号)
数据总量:影像300万页、录文150亿字、压缩后1T
基本功能:全文检索、图文对照、编辑下載
技术版本:B/S(典海版、远程版、在线版),C/S(本地版)
晚清民国大报库(原名中国近代报刊库大报编、中国近代大报库)是精选晚清和民国时期重要报纸的全文检索版大型近代文献数据库,由刘俊文总纂,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研制。
内容意义: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自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七十余年间,存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史料价值高的大型报纸二十种,包括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天津益世报、大公报,北京晨钟/晨报、京报、世界日报,南京新民报,共产党办红色中华/新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办民国日报、中央日报、扫荡报,日系顺天时报、盛京时报,以及“小报中的大报”晶报等,总约二十万个期号。从不同立场、不同视角和不同层次,全面记录十九世纪后半叶、二十世纪前半叶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忠实保存近百年间中国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技术特点:晚清民国大报库所收二十种大报除少数残损外,基本完整;有些据胶片还原,有些据权威复印件扫描,精度均在300DPI以上;经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采用爱如生独有之数字化技术制作。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用户握有此库,则二十万号纷纭散乱之大报、一百余年风雷激荡之历史,如指诸掌。
版本型号:晚清民国大报库(原名中国近代报刊库、中国近代大报库)于2007年启动,自2010年起分为二步出版,第一步推出主题检索版,第二步推出全文检索版。目前主流版本V1.0,有两种技术形态:1、C/S架构,安装在本地服务器,使用客户端,适用WINDOWS操作系统,限制并发用户,永久使用。2、B/S架构,远程登录爱如生中央服务器,使用浏览器,适用所有操作系统和终端机,有(1)典海型,不限并发用户,永久使用。(2)远程型,限制并发用户,永久使用。(3)年费型,限制并发用户,按年付费使用。
出版进度:主题检索版第一辑(申报、益世报、大公报、晨钟晨报、京报、红色中华新中华报、新华日报、民国日
报、中央日报、顺天时报,共10种大报),2012年全部出齐,现货,有试用。
第二辑(晶报、新闻报、时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世界日报、新民报、解放日报、扫荡
报、盛京时报,共10种大报),定于2024年全部出齐,敬请关注。
全文检索版第一辑:申报数据库(自创刊至终刊,含上海版、汉口版、香港版共27534号),2010年出版,现货,有试用。
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数据库(自创刊至终刊,共存687号),2015年出版,现货,有试用。
新华日报数据库(自创刊至终刊,共3223号),2017年出版,现货,有试用。
其余7种大报数据库定于2024-2025年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第二辑:晶报数据库(自创刊至终刊,共4202号),2019年出版,现货,有试用。
其余9种大报数据库定于2025-2030年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20种大報简介:
申报由英商美查等合资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于上海,原名申江新报,缩写为申报。1909年席子佩接管,1912年5月转给张謇、史量才等。史量才出任总经理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扩大消息来源和广告范围,使申报销量大增。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2月14日申报停刊。1938年1月15日开办汉口版,7月31日停刊。1938年3月1日开办香港版, 7月10日停刊。1938年10月10日上海版复刊,1941年12月8日日军开进上海公共租界,再次停刊。后在日军威胁下复刊,并被日军完全控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附逆为名,派CC系接管,于1945年12月22日复刊,从此沦为国民党CC系报纸。1949年5月25日上海解放,5月27日宣布终刊。申报前后刊行78年之久,最高发行量达14万多份,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申报,自1872年4月30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终刊,包括上海版、汉口版、香港版共27534号,首尾连贯,完整无缺。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申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申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新闻、副刊和广告;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2010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益世报于1915年10月10日创刊于天津,创办人是比利时籍的天主教天津教区副主教雷鸣远,天主教徒刘浚卿任总经理。1919年五四运动时,徐谦担任主笔评论时政,支持学生运动,一举奠定了名报的地位。1925年奉系势力进入天津,强行接收益世报。1928年奉系败退撤出天津之后,刘浚卿重新出掌益世报,将益世报由独资经营改为股本入股的有限公司,同时起用南开大学毕业的族弟刘豁轩担任益世报总编辑一职。刘豁轩敏锐地感觉到社论重要性,先后聘请罗隆基、钱端升等社会名流为益世报社论主撰,深受读者欢迎;同时邀马彦祥主编副刊语林,约请老舍、张恨水等著名作家供稿,还首创社会服务版,使益世报副刊在当时拥有最多的读者。1937年7月30日因抗战全面爆发被迫停刊。1938年在云南昆明复刊,1945年12月1日重返天津。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天津版益世报,自1915年10月1日创刊至1949年1月13日终刊,现存共8609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益世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益世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3年出版。
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创办人英敛之。1916年9月,原股东之一王郅隆购买大公报,聘请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主持报馆改革,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925年11月27日王郅隆去世宣布停刊,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提出著名的四不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影响不断扩大。1936年4月1日,创办上海版,津沪版同时发行,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1937年8月5日宣布停刊。张季鸾率王芸生等创办汉口版和重庆版,胡政之率徐铸成等创办香港版和桂林版,四版一度同时发行,无论规模和舆论影响力,国内其他报纸都难望其项背。1945年12月1日天津版复刊。1949年1月15日解放军攻占天津,改组为进步日报。大公报存世共48年,最高发行量突破10万份,并于1941年4月获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奖,堪称近代中国最佳报纸。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大公报自1902年6月17日创刊至1949年1月15日终刊,包括天津版、汉口版、重庆版共16100号,首尾连贯,完整无缺。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大公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大公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定于2021年出版。
晨钟晨报是民国初期政治派别研究系的机关报,1916年8月15日创刊于北京,初名晨钟,由梁启超、汤化龙等主持,主要撰稿人有胡适、蒋梦麟、张申府、丁文江等。1918年9月因刊载段祺瑞向日本借款消息被北洋政府封闭,同年12月改名晨报继续出版。1919年2月7日,为適應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改革副刊性质的第7版,由李大钊主持,发表宣传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字,大力提倡新文学,并于1921年10月12日正式定名为晨报副镌,当时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京报副刊一起,被称为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大副刊。1926年后依附奉系军阀,1928年6月北伐军进入北京后终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晨钟和晨报,自1916年8月15日创刊至1928年6月5日终刊,现存共4008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晨钟晨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晨钟晨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4年出版。
京报于1918年10月5日由邵飘萍、潘公弼创办于北京,无党无派,主张言论自由,自我定位是民众发表意见的媒介。很快得到广大读者喜爱,名声倾动一时,一年后中国北方各省皆有该报代派处。因屡次发表揭露、批评政府腐败文章,1919年8月被当时的安福系政府查封,邵飘萍逃亡日本,至1920年曹锟、吴佩孚上台后才回国;同年9月17日京报复刊,继续主张言论自由,关注社会和国家命运、揭露腐败,惹怒当权军阀,邵飘萍被通缉追杀。1926年4月24日,邵飘萍被拘捕,26日被枪决,同日京报被封,终期2275号。1929年,在邵飘萍夫人汤修慧女士主持下,京报再度复刊,期号延续。1937年7月七七事变后,汤修慧撤离北平,京报正式终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京报,现存自1919年2月6日至1937年7月28日共5222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京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京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4年出版。
红色中华新中华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 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初名红色中华,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机关报,自第50号起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合办的中央机关报,主要编辑人为周以栗、瞿秋白等。在瑞金时期共出240号,另有7期特刊。1934年10月3日因长征开始暂时休刊,1935年11月25日在陕北瓦窑堡复刊,1937年1月25日停刊。1937年1月29日改名为新中华报继续出版,向仲华、李初梨主持编辑。1937年9月9日,新中华报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8年12月25日新中华报停刊, 1939年2月7日新中华报刷新版创刊,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之一。1941年5月15日终刊,次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解放日报。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红色中华和新中华报,自1931年12月11日创刊至1941年5月15日终刊,现存共687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红色中华新中华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红色中华新中华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2015年出版,目前主流版本为V1.0,现货,有试用。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唯一一份公开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初为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同年10月武汉失守后,迁重庆继续出版,改隶中共中央南方局,由周恩来兼任董事长,董必武直接领导。新华日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抗日战争中宣传全面抗战和持久战,反对片面抗战和投降倒退;抗战胜利后﹐宣传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方针,支持爱国民主运动,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勒令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新华日报,自1938年1月11日创刊至1947年2月28日终刊共3223号,首尾连贯,完整无缺。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新华日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新华日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2018年出版,目前主流版本为V1.0,现货,有试用。
民国日报于1916年1月22日在上海创刊,筹办人陈其美,叶楚伧、邵力子任总编辑。初为中华革命党的宣传工具, 1924年2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成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新文化运动时期创立副刊觉悟,宣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时论以其与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晨报副镌、京报副刊并列,号称四大副刊。1925年末被西山会议派把持,转为国民党右派的报纸。其后在各地建立分社,开办当地版,影响遍及全国。1932年1月8日淞沪战争前夕,因日方指为触犯天皇,遭公共租界工部局查封。1932年5月4日易名民报,重新出版。1938年上海沦陷,自动停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民国日报原名复刊,1947年1月终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上海版民国日报,自1916年1月22日创刊至1947年1月31日终刊,现存共6058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民国日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民国日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4年出版。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於1928年2月1日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创刊于上海,当年10月31日一度停刊,1929年2月1日迁至南京出版。报社原采总编辑制,1932年改行社长制,直接对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负责。社长初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兼,後由程沧波接任。该报以宣传国民党政府的内政方针和外交政策为主,其言论和报导均以维护国民党统治为宗旨。抗日战爭爆发一年後,1938年9月1日,随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後,国民党中宣部派人接收南京日伪之中报、中央日报等,在旧址重建南京中央日报,由马星野出任社长,并于同年9月10日恢复出版。1947年成立中央日报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会,1949年4月24日停刊,并随败退的蒋介石集团迁往台湾。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中央日报,自1928年2月1日创刊至1949年4月24日终刊,现存共7300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中央日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中央日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5年出版。
顺天时报是日本外务省在北京出版的中文报纸,1901年10月创刊,初名燕京时报,1905年8月起改名顺天时报,由中岛真雄主编。该报标榜非官方特色,做过许多及时、准确的新闻报道,成为清末民初华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发行量达到17000多份。但该报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服务,在各主要城市派有记者和通讯员,收集中国政局内幕,支持亲日派军阀,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抵制。1928年9月7日国民党北平市党部召开九七纪念会,以报夫工会的名义,发布拒绝邮递顺天时报的宣言,号召市民不要在顺天时报刊登广告,也不要购买顺天时报;北平各界济案后援会发表声明,认定顺天时报是在进行文化侵略,使该报发行量骤减到3000份,1930年3月27日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顺天时报,自1905年8月22日创刊至1930年3月27日终刊,现存共7768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顺天时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2013年正式出版,目前主流版本V1.0,现货,有试用。
2、全文检索版顺天时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3年出版。
晶报是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小报。1919年3月3日在上海创刊,本为神州日报附刊,1927年神州日报休刊后独立发行,至1940年5月上海沦陷被迫停刊,前后存世21年。其间风行沪上,销量一度超过五万份,与老牌大报申报比肩同列,极具影响力。晶报办报宗旨为:大报不敢登、不便登、不屑登的,均可登之。因此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刊有大量的社会黑幕和通俗小说等大众谈资,也报导和评论过反抗北洋军阀的五四运动和抗击日寇的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等严肃的时政新闻,成为熔新闻、文艺、知识、娱乐于一炉的小报中的大报。从中不但可以获取有别于主流大报新闻视角的大量信息,更可以深入探索民国时期市民大众的心理趋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晶报,自1919年3月3日创刊至1940年5月23日终刊共4202号,首尾连贯,完整无缺。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晶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晶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2019年出版,目前主流版本为V1.0,现货,有试用。
新闻报于1893年2月17日在上海创刊,初为中外合资,英商丹福士任总董,蔡尔康为主笔。1899年美商福开森购得股权,改组为美国公司。1929年福开森将股权转让史量才,产权始为中国人所有。该报以报道经济新闻为主,同时兼及时事社会新闻,所办副刊快活林注重趣味性、通俗性,广受市民阶层欢迎。由于经营得法,进口双层轮转印刷机,提高印报速度;自置无线电台,确保信息源;在全国各地设分馆、分销处500余所,报纸日销高达15万份,成为全国第一大报。1937年日本侵略军进占上海,该报为求自保,率先接受日方新闻检查,不再刊登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任何报道,由此失去读者,发行量一落千丈。后为日军强行接管,沦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政府接管,又成为未挂国民党招牌的党报。1949年5月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新闻报,自1893年2月17日创刊至1949年5月停刊,现存共17520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新闻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新闻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5年出版。
时报是戊戌政变后保皇党在国内出版的第一份大报,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由康有为、梁启超策划、康门弟子狄楚青和罗普分任经理和主笔。该报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倡发展民族工商业;同时大胆革新,重视新闻、言论,专辟时评栏,文体短小精悍、活泼明快;首创对开两面印刷的现代版型,彻底摆脱书页式;率先采用1-6号铅字排版,改进标题、字体、圈点符号等编排形式;率先创办报纸周刊,分别聘请专家负责编辑,为中国报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辛亥革命后,保皇党背景导致时报的声望江河日下,1921年狄楚青退出,时报全部产业由黄伯惠购得。黄伯惠主张图文并重,进口新式印报机,使用三色套印报纸,印刷质量跃居国内领先地位,零售数量大增。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时报接受日军检查,继续出版。为扩大销路,专载社会新闻吸引读者,造成黄色新闻泛滥,受到各方谴责,不得不于1939年9月1日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时报,自1904年6月12日创刊至1939年9月1日停刊,包括时报、小时报、周五时报,现存共10594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时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时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6年出版。
时事新报的前身为1907年12月5日在上海创刊的时事报,1909年时事报与舆论日报合并为舆论时事报,1911年5月18日由黄溯初等组成有限公司接办并改名为时事新报。该报初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关系密切,宣传立宪政治;进入民国后成为进步党和研究系的机关报,因为坚决反对袁世凯复辟,名声鹊起。1917年张东荪主笔时事新报,积极改善版面,亲自主持论说栏和时评栏,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评述;并在1916年10月开辟上海黑幕专栏,刊登黑幕小说,引起海内社会各界极大兴趣;1918年3月增辟学灯副刊,与晨报副镌、京报副刊、民国日报觉悟,并称为新文化运动四大副刊,在国内舆论界享有盛誉。1928年冬,时事新报为张竹平等人购入,与大陆报、大晚报和申时通讯社组成四社联合公司,1935年又转为孔祥熙财团的喉舌,遂渐衰落。抗日战争期间曾迁重庆出版,号数续前。1945年9月27日在上海复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时事新报, 自1911年5月18日定名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共14785号,收尾连贯,完整无缺。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时事新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时事新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4年出版。
神州日报是清末革命党人在国内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日报, 1907年4月2日创刊于上海,于右任主持。该报得到孙中山的支持,鼓吹反清革命,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受到爱国进步读者的欢迎,发行量超过万份,成为当时上海地区最畅销的报纸之一。1907年6月20日起,改由汪彭年等人主持,与同盟会、光复会联系逐渐减少,革命色彩减弱。民国成立以后,曾被袁世凯收买。其后屡次易主,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很快陷于困境,于1926年停刊。1937年复刊后,又曾被日伪控制,1946年12月15日终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神州日报,自1907年4月2日创刊至1946年12月15日终刊,现存共8204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神州日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神州日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4年出版。
世界日报由成舍我于1925年2 月10日在北京创办,龚德柏、张友鸾等先后担任总编辑。其内容偏重政治新闻,倾向进步,初期同情和支持反封建反军阀斗争、拥护南京国民政府;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同时该报注意新闻时效和标题制作,精心编辑副刊,连载张恨水小说,因而颇受欢迎,最高发行量达一万五千份。1937年8月因抗日战争爆发停刊。1945年11月20日复刊,1949年2月25日终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世界日报,自1925年2 月10日创刊至1937年8月停刊,现存共3454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世界日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世界日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4年出版。
新民报由陈铭德等于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九一八事变后,新民报主张抗敌御侮,大得人心,影响不断扩大,发行数达一万多份。1937年7月1日成立南京新民报社股份有限公司,萧同兹为董事长,陈铭德为总经理,赵超构任总主笔。1937年11月出版2916号后迁往重庆,从1938年到1946年先后成立重庆、成都、南京、北平、上海五社,发行五个日刊和三个晚刊,成为拥有五社八版的全国性大报。国共内战爆发后,新民报主张和平民主,常和国民党的决策唱反调,1947年5月国民党提出军事第一的戡乱政策,新民报社论喊出生存第一、和平第一;1948年国民党鼓吹戡乱胜利,新民报不断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军在战争中惨败的事实。国民党视新民报为眼中钉,1948年6月30日蒋介石亲自勒令新民报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新民报南京版,自1929年9月9日创刊至1948年6月30日停刊,现存共3080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新民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新民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2年出版。
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中期至解放战争前期中共中央创办的机关报。1941年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停办原机关报新中华报,改与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在延安出版大型日报解放日报,作为新的中共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中央关于出版解放日报等问题的通知,宣布一切党的政策均经过解放日报向全国宣达。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发刊,毛泽东题写报名并撰写发刊词。1943年3月中央进一步确定,解放日报归政治局、书记处之下由毛泽东任书记的宣传委员会统一管理。从此,解放日报成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仰赖的新闻来源和行动指南,发挥了领导作用。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献给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中共中央鉴于军情紧急,环境恶化,决定解放日报于1947年3月27日停刊。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解放日报,自1941年5月16日创刊至1947年3月27日共2130号,收尾连贯,完整无缺。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解放日报,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解放日报数据库,依据原报影印件制作,扫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3年出版。
扫荡报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机关报,前身是1931年3月由南昌行营政训处长贺衷寒在南昌创办的扫荡三日刊,1932年6月23日扩版改名为扫荡报,1935年春迁往汉口。该报最初以贯彻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抗日必须剿匪方针为宗旨,矛头对准共产党工农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该报改隶国民党军委总政治部,办报方针改为化敌为友、扫荡倭寇,在宣传统一战线、团结抗战等方面做过许多贡献。1938年10月1日迁往重庆,同时在桂林、昆明等地开办分社。1939年5月3日遭日军轰炸,暂时与中央日报合刊。1943年春,张治中奉命重建扫荡报,由黄少谷兼任社长。抗战胜利后,自1945年11月12日起,各地扫荡报统一改名为和平日报。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扫荡报,自1932年6月23日定名至1945年11月12日改名,包括南昌版、汉口版、重庆版,现存共2647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扫荡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扫荡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2年出版。
盛京时报由日本人中岛真雄于1906年10月18日创办于沈阳,是日俄战争以后日本观察中国情势的窗口报。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该报在沈阳发展迅速,打着开通民智、联络邦交的幌子,大肆搜集中国内政、外交、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风情等信息,对当时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均有详略不等的报道。1944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9月14日该报终刊,前后历时三十八年。
晚清民国大报库收录的盛京时报沈阳版,自1906年10月18日创刊至1944年9月14日终刊,现存共12326号。有二种技术形态:
1、主题检索版盛京时报,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录入期号、版页、标题、作者等。采用爱如生自创的单窗点选式全图页面,提供原文影像阅读,可进行主题检索。预定2022年出版。
2、全文检索版盛京时报数据库,依据原报胶卷数字还原件制作,影像精度在300DPI以上;经过严密核查,纠正空号、错页和乱简,并全文录入;采用爱如生自创的三窗点选式全图页面,影像和录文逐页对照,时间与区位自由切换。同时配备强大的检索系统和完备的功能平台,可进行毫秒级全文检索和一站式整理研究作业。预定2023年出版。
-
产品价格
国内统一定价
产品名
型号
使用权限
技术架构及适用范围
交货形态
定价
晚清民国大报库
(主题检索版)第1辑
典海版 不限用户数
永久使用
B/S架构,远程登录爱如生
中央服务器,使用浏览器,
适用所有操作系统和终端机
线上开通,锁定IP地址,
局域网内使用
产品费120万元/不限并发
服务费3600元/年
年费版
限制用户数
按年付费使用
B/S架构,远程登录爱如生
中央服务器,使用浏览器,
适用所有操作系统和终端机
线上开通,锁定IP地址,
局域网内使用
使用费12万元/年(5并发)
连付10年获永久使用权
本地版
限制用户数
永久使用
C/S架构,安装在本地服务器,
使用客户端,适用WINDOWS操
作系统
交付数据盘+加密狗,
本地安装,局域网内
使用
本体费100万元
并发用户费2万元/1并发
Overseas Price(Hong Kong, Austria, Taiwan and foreign countries)
Product name
Type
usage fee(USD)
maintenance fee(USD)
晚清民國大報庫(主題檢索版)
Database of Chinese Historical Newspaper Ⅰ
(Subject Search Edition)
Remote Service Edition
19,232 + 19,232/user
360/year
Annual Service Edition
19,232/year(5users)
Install Service Edition
153,847+4,620/user
-
用户名录
截止2021年12月,中国近代大报库(晚清民国大报库)机构用户全球累计达77家,在此鸣谢。
本地版A型 本地版B型 远程版 在线版
大陆(52/17)
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杨浦区图书馆、德清县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上海通志馆
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宋庆龄陵园管理处、宋庆龄故居纪念馆*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湖北大学、西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延安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大学*、西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嘉兴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广西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香港(5/2)
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树仁大学*
澳门(1/1)
澳门科技大学*
台湾(5)
台湾国家图书馆
台湾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北艺术大学
日本(6/1)东洋文库
关西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明海大学
韩国(2)
国史编纂委员会(한국 국사 편찬 위원회)、东北亚历史财团(동북아역사재단)欧洲(1)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
美国(7/1)
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
售后服务
1. 安装调试(免费)
2. 更换非人为损坏的加密狗(一年内免费)
3. 7×24 小时技术咨询和故障排除服务(非上门免费)
4. 使用培训(免费)
5. 终身软件升级和数据更新服务(凡因产品本身软件升级和数据更新提供的升级更新服务免费,凡因客户改变硬件和网络环境要求提供升级更新服务酌量收费)